成功ABC的絆腳石
1.沒有介紹事業計畫…所以,ABC模式就無法成立。
2.等待創業說明會(依賴型經銷商)
3.與不適合的對象合作。
4.一直勸人簽約入會(但沒有合適的人選)
5.無法提供必要的資訊。
6.不使用起步指南。
7.沒有作跟進追蹤,缺乏安排/規劃(缺乏自律)。
8.沒有教授評估法。
9.為其他組織開設ABC聚會(感到不得不這樣做)。
10.不遵循計畫邏輯進行展示,因此講不出符合道理的結論。
11.太依賴全國會議聯盟系統(NMTSS)。
12.認為ABC模式在進行中會十全十美。
13.ABC模式中自己的角色與態度錯誤-成敗主要取?於B的角色
- 展示前的工作:B提供C的資料給A
- 展示後的工作:B準備展示後給C的資料
- 展示計劃與會後會中的配合度
會後會:跟進的重要性
凡舉辦事業機會說明會,都應約定一個會後跟進會面的時間,而這就是會後會的意思。
會後會的目的就是回答問題, 澄清您所做介紹中的疑問,以及預定下次再會面的時間。其實
真正的工作:是在事業機會說明會或創業說明會之後才告開始,記住這一點對您會有很大幫助。
因為在此時您能評估一位發展對象的興趣、賣票給他參加即將舉辦的全國聯盟會議系統會議(如全國年會)
並開始實行ABC跟進法則。您與發展對象商量的問題還有:誰將主辦下次會議,在何處舉辦,
以及這位發展對象將帶誰一起參加等。
事實上,來參加事業機會說明會或創業說明會的人,通常時間都很有限(這是您做此項事業時常遇到的情況)
所以必須在會後立刻離去。在這種情形之下,經銷商通常都會答應另以電話再與該發展對象聯絡。
您這樣想就錯了。
您錯失一次緊緊抓住剛由會議所激發起來的熱情的良機。
您應該趁熱打鐵,採取主動。究竟誰才是主掌整個過程的人,是您?還是這位發展對象?
如果不能把握舉行會後會的良機,這位發展對象成為新經銷商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為避免這種事情發生,我建議當您要舉辦讓發展對象參加的會議時,應該事先告知對方會議所需的時間。
例如,如果主要的介紹內容預定在晚上九點結束,您就應告訴他整個會議過程是晚上九點半結束,
如此您就能有30分鐘會後會的時間。
如果您一開始即提出這一安排時間安排,則發展對象很有可能就留下來。
當您實際進行會後會時,您很快即可發現您吸收新人的效果更為提高。
這將有助於您組織的成長,並使您提升穩定收入的功力大增。
如果您有美安臺灣公司全國年會入場券在手,就可增進這種成長。
所以您應儘量多訂一些入場券。您的組織日益成長,這種投資即可得到回報。
如果發展對象有意願參加年會而您卻沒有入場券可賣給他,那多糗大?
很專業的人總是有所準備,待時而動------千萬別因手頭上沒有年會的入場券而錯失良機!
美安臺灣的夥伴們,切記要自強不息!
千萬要進行會後會,切勿錯失對發展對象跟進追蹤的良機。
多加練習即可產生熟能生巧的效果;因此,我謹建議現在就開始練習!
我對您最後的成功有很大的信心,您也要對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