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癌症 - 這篇整理的很棒

癌症,是可以藉由生活中的習慣與小細節來作自我偵查

文╱和信致癌中心醫院放射腫 瘤科主任簡哲民

 

脂肪癌病從民國七十一年起就名列國內十大死因首位。目前死亡率已躍升二倍,男性 死亡率為女性二倍。依衛生署八十六年癌病發生率的統計發現,女性前十名的癌病分別為:子宮頸癌、女性乳癌、結腸 直腸癌、肺癌、肝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卵巢癌、腎及其他泌尿器官癌。男性則為: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胃癌、 口腔癌、鼻咽癌、攝護腺癌、膀胱癌、食道癌及皮膚癌。男性前五名變化最多的是結腸直腸癌躍升為第三名,口腔癌躍升為第五名,女性則以子宮頸癌、乳癌、結腸直腸癌分列前三名,但肺癌及肝癌分列第四、五名,由這前十大發生率可 發現,七成的癌病都跟飲食習慣有關係,飲食中有些致癌危險因素是可控制的,應盡量避免之。 

 

早期偵檢

早期診斷及正確治療,在很多初期癌病都可以 求得 90% 以上的治癒率,癌病的早期偵檢都要仰賴自己,如果有家庭癌病病史、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或長久暴露在致癌物下,都要『提高警覺』,一旦有了『重要警訊』,就要馬上找專科醫師檢查,不 要忽視延誤就醫而失去早期發現的機會。

下列是十一種癌病的警訊,如果有了下列的危 險因子,最好提高警 覺,及早就醫。

 

早期偵檢十一種疾病

癌症 提高警覺 重要警訊

肺癌 每天吸菸半包以上

20 歲以前開始吸菸

經常接觸 煙氣及工廠煙塵

工作上與石綿有關 持續性咳嗽

持續性肺感染

持續性胸部疼痛

咳痰中帶血絲

聲音沙啞

乳癌 家族病史

50 歲以後才停經

攝取高脂肪 食物

高齡初產婦

終身未 懷孕者 乳房或乳頭疼痛

乳頭分泌物或凹陷

硬塊

乳房皮膚水腫或潰瘍

腋窩淋巴結腫大

子宮頸癌 多位性伴侶

過早性接觸 (18 歲以前 )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性行為後出血

陰道出血或分泌物

停經後陰道出血

骨盆腔疼痛

口腔癌 大量吸菸

嚼檳榔

喝酒 不痛或不易癒合的傷口

異常腫塊

粘膜白斑症

喉癌 吸菸 聲音改變

喉嚨異物感

鼻咽癌 煙燻

鹹魚 單側耳鳴或聽力改變

鼻血、複視

頭痛

頸淋巴結腫大

食道癌 喝烈酒或吸菸

醃漬菜 吞食時有異物感

食物難以下嚥疼痛

體重下降

胃癌 進食過多煙燻或醃漬物

大於 50 歲 胃不適

血便

肝癌 患有 B 型肝炎及肝硬化

經常攝取含黃 麴毒素食物 右上腹脹痛

輕度黃疸

膀胱癌 染料工人

烏腳病地區 血尿

排尿不適

大腸直腸癌 有大腸息肉的病史

有家族史

有潰瘍性大腸炎病

攝取高脂肪 食物 大便習慣改變

血便

 

早期預防

1.生活型態的改變

有七成的癌病都跟飲食習慣有關,目前有證據顯示,部分致癌的危險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其中飲食佔 35% 、抽菸佔 30% 、其他佔 35% ,故 要注意下列項目:

(1) 不吸菸及拒絕二手菸:可減少罹患肺癌或口腔癌的機會。

(2) 不嚼檳榔:可減少罹患口腔癌的機會。

(3) 避免過度曝曬於烈陽下:可減少罹患皮膚癌的機會。

(4) 單一性伴侶及避免太年輕發生性關係:可減少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

(5) 減肥:可減少罹患乳癌及子宮內膜癌的機會。

(6) 多吃均衡生鮮及多種食物,水果類、蔬菜類、五穀類、油脂類、魚、肉、豆、蛋、奶類。

(7) 增加纖維質的攝取,水果、蔬菜、五穀,及未加工的豆類。

(8) 多食用深色的蔬菜水果,維生素 A C 含量多來自深色的蔬菜,深或黃色的蔬菜如柑橘類水果,淡色肉的水果。

(9) 降低脂肪的攝取,不超過總熱量的 30% 以上。做法為肉類要去皮,食用低脂或脫脂牛奶或奶製品,少吃含豐富奶油的點心,食物清蒸、水煮、烤、滷及燉法都可,避免食用反覆油炸的油。

 

2.注意家族癌病病史

 癌病家族病史要特 別注意,有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胃癌、乳癌,及視網膜神經纖維瘤者,常容易罹患該癌病,有家族史的人一旦罹患癌病,通常發病年齡較年輕,常為多發病灶。

 

3.職業性危險

 因工作而接觸了許多有 機及無機物質導致有致癌的可能性 ,但這些致癌物皆缺乏立即且明顯警訊。有些物質看似無害,但在 10~20 年後可能致癌。

 

若在工作上無法避免時,則須盡可能減少不必 要的接觸或暴露,這些物質在無機物質方面包括鉀、氧化鐵、鎳、皮革塵及石綿等,有機物質包括石臘、石油、瀝青、苯及聚氯乙烯,放射線是另一個重要的致癌因素,最好能減少不必要的照射。

 

4.環境危險性

每人每日皆可能暴露於致癌物質中,應儘可能減少已 知之致癌物的攝取。

(1) 避免用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保存的肉類,如培根 ( 火腿 ) 及香腸。

(2) 盡可能避免食用色添加物。

(3) 避免使用含有聚氯乙烯的塑膠膜或布料包紮食品並儲存。

(4) 所有青菜及水果均須充分清洗覆蓋於表面的除蟲劑 ( 如農藥 )

(5) 避免食用人工甘味料。

 

癌病是很可怕的病,如能知己知彼,在早期發現正確治療,則有機會痊癒,癌病的早期偵檢完全要靠自己,如果有了可能致癌的警訊,要及早就醫,早期發現。平常則要做到每天防癌 ( 注意每天生活飲食類別及環境的致癌物 ) ,每週防癌 ( 檳榔族每週口腔自我檢查,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大便時注意大便的大小、有無血便 ) ,每月防癌 ( 女性月經來後第 一週做乳房自我檢查 ) ,每半年防癌 ( 吸菸族每半年一次胸部 X 光檢查 ) ,每年防癌 ( 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 ,一定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才能早期偵檢出癌病,經正確治療後,就可得到高的治癒率。

Janet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更年期動情激素驟減 血管易硬化

更新日期:2008/10/07 09:45 uho編輯部

許多的婦女有時會有胸悶、胸痛的感覺,但胸痛一定是心臟病嗎?造成胸痛的原因很多,但是典型的心因性胸痛特徵是胸口有壓迫感,疼痛持續超過15分鐘以上。疼痛延伸到肩膀、頸部、手臂。胸部不適,同時有輕微的頭痛、暈厥、冒冷汗、噁心、呼吸急促。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科蔣俊彥醫師指出,非典型的心因性胸痛特徵是感覺胃或腹部疼痛噁心或頭昏,無法解釋的焦慮、虛弱或疲倦、心悸、流冷汗或蒼白,上顎感覺緊緊的、或是下排的兩邊牙齒痛,或是喉嚨覺得緊緊的。

ㄧ般來說女性病人在停經之前,除非有糖尿病或高血脂症,否則不典型胸痛常非狹心症,而需考慮其他病因。但是女性病人在55歲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上升,一般而言,女性得心臟病的概率逐漸升高的年齡比男性晚10歲左右。這一切全仰賴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在更年期前,因為有女性荷爾蒙,尤其是〝動情激素〞使得血管比較不容易硬化、阻塞。更年期以後,身體內的動情激素大幅減少,心臟血管缺乏緩衝適應力,所以心臟血管病的發生率就急劇增加。

過了更年期,女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不論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都比男性高,得心臟病的死亡率也比男性高。不過,這並不表示更年期前女性就一定不會罹患心臟病,只是概率較小。蔣俊彥醫師表示,從罹患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的人數來看,45歲以上的女性得心臟病的概率大增,65歲以上更超越男性。美國的研究表明,同樣有糖尿病,女性比男性得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比例較高,也更容易死於心臟相關疾病,女性年齡愈大,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概率愈大。

另外早期在一些動物研究顯示,給予女性荷爾蒙的動物,較不會有血管動脈粥狀硬化且好的膽固醇上升,不好的膽固醇下降,降低發炎因子。但利用女性荷爾蒙替代療法用在更年期女性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在2002年7月發表的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報告顯示,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和黃體素的婦女,會增加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由於這項研究結論與以前醫界認為的:「服用女性荷爾蒙會降低膽固醇,所以會減少心臟病」的觀念完全不同。

此話題因此掀起了熱烈討論,也讓目前處於更年期正在服用女性荷爾蒙的婦女產生疑惑,究竟要不要再繼續使用女性荷爾蒙?可是荷爾蒙補充療法又是目前治療更年期症狀(臉潮紅、心悸、盜汗、失眠等)的主要方法,如果完全不用,那麼這些婦女的更年期痛苦又要如何度過?另外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減少大腿、腰椎骨折及大腸癌罹病率等好處。蔣俊彥醫師強調,每一種事情與治療方法都有它好的與壞的一面,唯有完整多方面地去瞭解與認識,我們才有可能可以儘量地享用它的好處而減少它的壞處,因此荷爾蒙補充療法必須依據個人情形給予才是最佳策略。

蔣醫師指出,若遇到更年期婦女有胸悶或胸痛主訴,且特別在運動或吃飯時會加劇,休息時會改善等典型症狀,會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或者核子醫學,以診斷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對於診斷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心臟內科醫師都會給予藥物治療,對於藥物治療後仍有症狀或者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的病人則建議心導管檢查來進一步評估。

另外平時心臟該如何保養?飲食應保持少鹽少糖少脂肪多青菜水果為原則,多運動,維持適當的體重,放鬆心情,不抽煙,對於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子要好好控制,已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要按時服藥,掌握這些原則,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有問題或不適,應儘早到醫院就醫才是。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038

 

Janet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過敏可補充益菌與Omega3脂肪酸

【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2008.08.12 07:41 pm

暑假期間,不論中西醫門診,治療過敏疾病的兒童也不少,除了中藥的三伏貼、西藥的抗消炎藥物,醫師也建議食療,補充益菌,以及魚油、亞麻仁油等Omega3脂肪酸,對控制病情有幫助。

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黃立心今天表示,最常見的過敏症狀包含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以及蕁麻疹等,以往父母親總以為過敏症狀好發於秋冬、冬末春初的換季時節;然而,炎炎夏日,室內外明顯的溫差就很容易誘發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黃立心解釋,溫差達攝氏七度、溼度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環境,過敏症狀發作機率上升,因為這樣的氣候條件也符合台灣最重要的過敏原—塵 (虫滿)的生長條件。再加上都會地區嚴重的空氣污染,導致過敏症狀全年皆有機會發作的現象,有此困擾的民眾更應多加注意。

黃立心建議,有過敏病史的家庭,可以趁早開始調整新生兒的過敏體質,找出過敏原並予以避免,從日常生活飲食著手改善居住環境、養成持續規律的運動習慣,並調整日常作息與均衡飲食,另可搭配攝取益菌、魚油等食品。

本身是異位性皮膚炎患的衛生署立金門醫院婦產科醫師林文斌,曾花了大錢吃了一堆保健食品,最後是靠著補充Omega3讓異位性皮膚炎獲得控制。

他指出,許多研究顯示,補充某些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節體內的發炎反應,其中,Omega3是最容易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存在於魚油、亞麻仁油、紫酥油、胡麻油中,尤其吃素的人,一天十五C.C.亞麻仁油可當成沙拉沾醬額 外補充。
【2008/08/12 中央社】

 

 

 

Janet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