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過敏治療的新發現─益生菌療法

 
許清祥 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兼任副教授
成功大學生物科技所兼任副教授

一、乳酸菌可治療過敏疾病

某些乳酸菌被視為益生菌,長期用來照顧人類的健康,近十年來除了有整腸、降膽固醇、防蛀牙、抗癌等療效外,並有許多文獻提供治療過敏疾病的證據。

早期科學家動物實驗證明,腸胃道中菌叢的改變,可以影響免疫反應。日本科學家進一步發現,乳酸菌的細胞壁可以誘發T細胞產生大量的細胞間白素─12,因此能夠抑制抗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抗體的產生,並且能夠預防過敏反應和食物過敏。在使用卵蛋白基因轉殖鼠的動物實驗中,也證明服用乳酸菌確實能抑制與過敏相關的免疫球蛋白E抗體,且產生大量的干擾素和免疫球蛋白A抗體,可以治療食物過敏。

由於動物實驗幾乎已確定乳酸菌確實能降低第二型T細胞所造成的過敏免疫發炎反應,臨床醫師進而將乳酸菌用於治療食物過敏上,尤其是對牛奶過敏所引起的症狀,出現了神奇的改善效果。隨後也將乳酸菌使用在氣喘治療上,不論是家塵過敏原或是花粉引起的過敏症狀,都能有效改善。

更有學者證明,若連續服用優酪乳,每天至少二百公克連續一年,則不只能改善過敏症狀,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E抗體。芬蘭學者還發現,懷孕媽媽若一等親中有過敏病者,在產前服用乳酸菌連續十四天,小孩則在出生後服用六個月,而小孩過敏病的發生率降低五成。因此研究顯示,口服乳酸菌能對過敏免疫疾病產生調節治療的作用。

二、傳統乳酸菌治療過敏會遭遇到的難題

過去乳酸菌株治療改善過敏的研究曾遭遇到一些難題,有待突破。第一是人體的胃內為強酸環境,酸度高達PH2.5,大多數的乳酸菌株於此環境中皆無法生存而被破壞;第二是能存活的乳酸菌移動至十二指腸裡,必須能耐膽鹽消化;第三是面臨少數僥倖逃過胃酸破壞、耐膽鹽的乳酸菌來到腸道後,無法有效附著於腸絨毛細胞表面,而隨著糞便排出體外,而小腸是人類最大的免疫場所之一,因此大多數的乳酸菌經口服後若無法大量定居在腸道中,就無法發揮其特定的功能,有效改善過敏症狀。

三、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突破性研究發現

由於乳酸菌對過敏治療有其限制性,因此必須開發出「定居型」的益生菌,而淘汰掉「過境型」的益生菌,但是屬於定居型的益生菌還是不少,作者所領導的醫療團隊乃利用腸胃內視鏡從健康人人體腸胃道中分離出四百餘種乳酸菌,建立詳細的菌種資料庫,再由生物晶片微陣列基因晶片的研究篩選,利用396個基因雜交反應的結果,進一步分析出有效功能特性,最後才選出能符合抗胃酸PH2.5、耐0.3﹪膽鹽、且具有強力黏附於腸道表皮細胞等三條件的超強乳酸菌株群。

過去研究乳酸菌只能用生化的方法分析鑑定菌種,但是今日拜分子生物醫學發展之賜,我們已能使用微陣列技術,同時於短時間內分析上千種基因和蛋白質,作法是將乳酸菌種與人類免疫細胞一起培養,培養後將免疫細胞RNA分子以適當的技術抽取出來,與製備好的生物晶片的菌種做雜交反應,使用免疫反應的基因當作篩選標的,就可達到治療過敏的目的。因為如果能促進T細胞免疫基因如γ干擾素、細胞間白素12、18等表現出來,免疫反應就能往第一型T細胞免疫反應發展,可以抑制第二型T細胞產生過敏的免疫反應。

利用此世界專利的高速細胞免疫篩選平台選出真正能殖出抑制過敏的最佳菌種─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益生菌,這是定居型的益生菌,是有史以來抗過敏能力最強的乳酸菌種。研究結果並顯示,Lactobacillus Paracasei 能進一步促進免疫細胞釋放大量干擾素第一型細胞素,有效改善過敏疾病。Lactobacillus Paracasei 對各種過敏症具廣效性,可謂人類免疫史上重大的發現。

四、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的作用機轉

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經細胞株模式分析及動物有效性試驗證實,可誘導分泌高濃度γ干擾素,來減低過敏發炎反應中細胞間白素4、5、13的作用,驅使過敏發炎反應趨向非發炎性的第一型T細胞免疫反應路徑進行。同時Lactobacillus Paracasei 也會誘導細胞間白素12大量分泌,驅使過敏發炎反應趨向非發炎的第一型T細胞免疫反應路徑進行。

由於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可以使過敏發炎反應轉趨為非發炎的第一型T細胞免疫反應,此機制為「非抗原特異性」之發炎反應阻斷性免疫調節,因此Lactobacillus Paracasei 可有效改善各類型過敏原(如塵蟎、花粉等)所引起的「多種」過敏症狀,包括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竇炎、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蕁麻疹、過敏性濕疹、過敏性偏頭痛、過敏性肺炎等,但無任何副作用發生。

目前研究已發現支氣管哮喘主要病理機轉,是呼吸道慢性發炎反應,而發炎主要是因發炎細胞所釋放的各種發炎介質如血小板活化因子、組織胺、前列腺素、神經素和稀三白素等,這些發炎介質直接或間接傷害呼吸道表皮或肺組織,使呼吸道產生過度收縮反應,進一步表現出粘膜水腫,滲出液增多,充血反應,和平滑肌痙攣等,而使呼吸道阻力增加。

不過,這一系列的發炎反應,都是由第二型T細胞釋放細胞間白素4、5、10、13等所主導,因為這些細胞間白素可誘導B免疫細胞釋放免疫球蛋白E抗體,嗜伊紅白血球的增生和肥大細胞的活化和生成,並進一步釋放發炎介質。因此動物實驗證明,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能夠抑制發炎反應,降低免疫球蛋白E的合成,抑制細胞間白素4的合成或肥大細胞組織胺的釋放,就能夠抑制過敏反應的發生,降低氣喘的發生機率。

五、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的製程

既然發現了Lactobacillus Paracasei 乳酸菌具有絕佳的抗過敏效果,為協助過敏病人能夠輕易地改善過敏症狀,Lactobacillus Paracasei 乳酸菌就必須進入量產階段。作者於是採行高密度培養及凍晶乾燥技術,將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乳酸菌提供給一般民眾食用,以期加惠過敏病患,並增進民眾的健康福祉。

1、高密度培養

利用電腦即時饋料系統,在準確的酸鹼平衡槽中進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的高密度培養,最高密度達到每公克1010菌落數(也就是百億的菌落數),通常我們服用益生菌的每次有效治療劑量須要在109菌落數(十億的菌落數)以上,人服用後才會有抗過敏的效果。

2、凍晶乾燥技術保存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乳酸菌一定要在活菌狀態下保存才具療效,如果採用熱風乾燥法,則菌種大多會死亡,因此Lactobacillus Paracasei 是採用最先進的低溫凍晶乾燥法,使其發酵液和菌種成為粉末,使菌體於低溫下休眠儲存,如此才能保證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益生菌中是含有活性菌的,有治療過敏的效果。

六、Lactobacillus Paracasei 正確服用方法

因為現代人飲食對腸道乳酸菌具負面影響,故建議建議過敏病人服用益生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時,於清晨或睡前空腹時服用最佳;從剛出生的嬰兒到老年人都適用Lactobacillus Paracasei ,一天1~3顆即可。對於無法吞服膠囊的小朋友,可打開膠囊,將粉末混合於牛奶或果汁中服用,但請勿超過60°C,以免將殺死粉末中的活菌。7~10天後病人會有自覺性症狀改善。如果將劑量增加,可縮短改善時間。連續服用Lactobacillus Paracasei 一個月後,即可明顯改善病人的過敏性症狀;繼續服用至三個月後,更可以提升體內干擾素珈瑪(IFN-γ)的濃度,降低E抗體(IgE),驅使過敏發炎反應趨向非發炎性的第一型T細胞免疫反應路徑進行;為了使病人的改善情況更完整,須連續服用六個月,當然,基於現代人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對腸道益菌的影響,我們強烈建議病人在完成一個療程(六個月),體質改善完整後,仍持續兩~三天服用一次,以維持腸道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的菌數。

而現代乳品工業已能大量生產衛生可靠、符合良好製造規範(GMP)的產品,所以能穩定的提供便宜有效、口感芬芳的Lactobacillus Paracasei 製品,對過敏疾病患者來說,尤其是怕吃藥物的小朋友,相信是傳統治療方法外,最佳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Janet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班 VS. 作牢

 

同事寄來一封信,裏頭交相比對了在公司上班與在監獄作牢的差別,相當的生動和…機車,哈。

 

項目

監獄

公司

 

大部分時間,你都在一個 8x10 呎的空間內

大部分時間,你都在一個 6x8 呎的堅格內

 

一日三餐,準時進食,完全免費

完全免費 進時不定時,餐數不一定,自己付錢

 

表現良好可獲休假

表現良好可獲更多工作

 

守衛為你開關所有房門

自行開關所有的門

遺失職員證或忘記密碼

將被罰款數以百元計

 

擁有獨立廁所

使用公廁

 

親友可探望你

辦公時間不容許私人事務

 

所有費用由納稅人支付,不用工作

稅金由工作的收入扣除以支付公共開支,如監獄經費

 

麻木不仁的獄卒向你施壓

管理階層的手段更毒辣

 

太多空餘的時間,可做運動健身

絲毫沒有自己的時間,有損健康

 

離開監獄代表重獲自由

離開公司則前途茫茫

 

我真的覺得,這張比較表非常的機車…非常…非常……

 

 

 

 

 

 

Janet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事業,你來掌握

 

EMBA雜誌編輯部/

 

美國的一位主管教練布朗(Marshall Brown),在訓練與發展雜誌(T+D)上撰文指出,一個人的事業生涯發展,應該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應該想要依賴公司或者上司。他建議,工作者立刻就可以從以下十點著手進行:

1.自己管理自己。先抱持「我才是自己的老闆」的心態。

 

2.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把自己視為一個待售的產品,思考自己能夠比別人做得更好的是什麼。

 

3.持續學習。如果要好好行銷自己,還需要增加什麼技能?自問以下的五個問題,或者跟親友與同事討論,以幫助自己在未來半年努力。

■在同儕之間,我以什麼技能著稱?

■我目前的工作,提供了哪些挑戰跟刺激?

■在過去三個月,我學了哪些新事物,它們是能夠幫助我繼續往前行的?

■在過去三個月,我新認識的人當中,有誰能幫助我的事業生涯?最重要的三個人是誰?

■明年此時,我希望自己能夠以什麼技能著稱?

 

4.了解業界趨勢。閱讀業界的報刊雜誌,以了解業界的轉變以及對手公司的現況。

 

5.準備獲得核心能力,而不是職銜。不要以目前,而要以未來的角度思考,自己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6.為自己找一位師父。找一個願意提供誠實而有用的回饋的人,他必須對你的事業生涯發展有興趣,而且一路上能夠提供支持。

 

7.建立財務的獨立性。只有當自己的財務狀況良好時,才有可能根據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做出事業生涯的決定,而不是「我現在急需要錢,所以不得不接受這份工作。」

 

8.建立人際關係網。例如,加入業界專業組織,而且積極參與,像安排開會一樣地安排時間,每個月固定多認識一位組織裡的會員。

 

9.保持更新履歷表的習慣。而不是等到要找工作時才寫,那時候可能會忘了一些該寫的事物。有了新的經驗、技能或者會員資格時,都立刻加上去。

 

10.創造一個願景。明確知道自己的理想工作是什麼。

 

 

 

 

 

Janet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